做細抓實 保證漿軸質量
張海峰
(常州市潤力助劑有限公司)2003年10月
本人曾從事織部工藝,設備,質量管理工作十多年,三年前轉入漿料生產行業(yè)。在生產時間中,通過對一些優(yōu)秀紡織企業(yè)和不良紡織企業(yè)的調研,還有幾年來的售后服務工作,逐步發(fā)現(xiàn)各地的紡織業(yè)發(fā)展差距比較大,往往一些擁有先進的、頂級設備的企業(yè),也有外聘的經驗豐富的工藝技術人員,但由于操作員工的素質和技能不那么盡人意,最終不能充分發(fā)揮先進設備的優(yōu)勢,浪費資源,造成投入和收益間較大的反差。本文著重圍繞設備、工藝、操作三大基礎工作,談談準備車間生產管理方面的個人經驗,供大家參考。常言道:三分技術,七分管理。我們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保證漿軸質量的。
一 原紗質量控制與反饋
原紗選擇應以品種檔次、用戶要求為前提,以可織性為依據.以經濟效益為目標。噴氣織機入緯率高達1500~2000m/min,經紗在織造過程中受力大,應變量也大,彈性伸長和恢復比較敏感,由于摩擦力增加而引起毛羽增多.織造時極易造成經紗開口不清和斷頭。因此,為提高噴氣織機效率.原紗選擇應考慮以下指標:
1.1 紗線強力指標(以40s紗為例)
實踐證明,用于噴氣織機的單紗斷裂強度一般要比有梭織機高10%,有梭織機經紗單紗斷裂強度達到13.5 cN/tex即可,而噴氣織機經紗單紗要達到15 cN/tex。對非環(huán)錠紡新型紗線,其強度低于環(huán)錠紗,但由于其條干、紗疵、細節(jié)等優(yōu)于環(huán)錠紡紗線,故達到以上強度指標,基本上能滿足織造效率要求:單紗最低強力要大于170 cN(常規(guī)測試);紗線單強CV值要控制在9%~10%,Uster2001公報25%的水平;斷裂伸長不低于2%。
單紗斷裂強力的分散性非常重要:我們希望單紗斷裂強力值在比較窄的分布帶里,不能寬,下圖的測試數(shù)據從平均強力,強力不勻來看并不差,但最小強力次數(shù)太多并不能作為宜選用紗。另一方面,不能只看平均強力,重點要看最低強力的數(shù)量,最低強力的紗點一定是斷頭發(fā)生點,選擇最低強力數(shù)量少的紗,斷頭機會就會少。
1.2 條干、紗疵、毛羽
噴氣織機用經紗應表面光滑、均勻、抗拉、耐磨。國外研究表明.紗線斷頭的原因有61%是由細節(jié)造成的,39%是紗線弱捻、粗節(jié)、接頭等問題造成的。紗線毛羽問題不僅影響織機的效率,而且影響到產品的外觀。對高速運轉的噴氣織機而言,由于其開口頻率高、經紗開口小,長度大于3 mm的毛羽就嚴重影響了經紗的開口,因緯紗飛行受阻而停臺。因此.原紗條干CV值應不低于Uster2001公報25%的水平;常發(fā)性紗疵應達到Uster 2001公報25%~50%水平(其中細節(jié)Uster 25%水平);3 mm及以上毛羽數(shù)應小于60根/10m。
1.3 對不良的紗線的處理
不良的紗線要倒筒后再去整經,把盡量多的斷頭發(fā)生在絡筒工序,比如庫存久的紗,特別是經過夏天高溫的陳紗.紗的退繞因棉蠟而粘連,經重新倒筒后整經相對速度提高。
二 整經車的操作與管理
整經是漿紗的基礎。整經工藝的原則是小張力、中車速、中壓力、三均勻。高密織物一般采用“低強力、緊卷繞”的整經工藝。為保證“三均勻”,要做到筒子大小一致,整批換筒.斷頭操作做到找頭清、結頭小,防止?jié){紗過程中的浪頭。落軸時,要固定紗距,保證漿紗中的排列均勻。主要考核指標有:整經百根萬米斷頭控制在0.3~0.6根.經軸好軸率要大于98%,單紗退繞張力差異小于2 g,制動距離要小于3 m,經軸卷繞密度控制在0.5~0.6g/cm3,經紗排列均勻度要小于±5%。操作要點如下:
2.1頭份原則,盡可能少軸多頭份,防止片紗中的紗反身,移位,減少漿紗分絞困難。
2.2斷頭操作做到找頭清、結頭小,打慢車拉緊放紗,防止松紗,小辨子,防止?jié){紗的浪頭。
2.3最好采用倒車裝置(如果斷頭卷入經軸)
先撥倒車開關,開倒車;再將多余的紗用張力桿退回在儲紗器中;上行門框式,下滑車肚式;然后找到斷頭點,從筒子架上引紗打結;最后正轉點慢車,卷繞儲紗架中的紗,拉住斷頭松紗,正常開車。倒車裝置的好處: 完全消滅尋頭不清,僅在紗上增加一個結頭。
2.4對原紗的質量監(jiān)督:由整經值車工做整經斷頭的斷頭次數(shù)及原因的記錄,用雙面膠把斷頭的紗順排貼在紙扳上,做成樣板。例如:
試驗室的數(shù)據是抽查數(shù)據,但整經值車工的數(shù)據更為真實,公開數(shù)據有利于全員重視,商討對策,盡快整改。特別是斷頭卷入的停車次數(shù),可直接按比例考核機工剎車檢修狀態(tài)。整經斷頭的樣板,可由試驗室收集,用樣板向有關人員反饋整改。
2.5設備狀態(tài)的記錄,斷頭自停,剎車狀態(tài)記錄:整經值車工填寫。
2.6落軸工作,使用膠帶紙硬紙板,減少絞頭。
整經到規(guī)定長度,穿入小絞線;到規(guī)定落軸長度,卷放入長寬厚分別1800×40×1(單位:mm)左右的硬紙板;慢車轉至正面,在硬紙板上面貼上比硬紙板略窄的膠帶紙,刮牢貼實固定每一根紗;再卷至規(guī)定的長度,分小把落軸。
許多廠用布封頭或膠帶紙封頭,貼紗效果不好,漿紗引紗開車時經紗照樣會橫向翻壓形成絞頭。膠帶紙的選用, 宜采用牛皮紙基的膠帶紙,防止?jié){紗受熱收縮。硬紙板的選用, 宜采用一定硬度,防止紗引出時彎軟回縮,每條紙板應等長。印刷廠有適當?shù)膹U邊賣,很便宜。
2.7整經值車工對大經軸全數(shù)稱重,由織部試驗室計算每批的紗支、用紗,使織部車間時刻關注紗支變化,控制用紗量。
2.8每天上墻公布產量,斷頭次數(shù),前三位斷頭原因,每天由紡部主任,織部主任,QC人員查看并簽名,商討對策,減少斷頭。整經軸的質量,往往與斷頭密切相關,上墻公布,發(fā)現(xiàn)問題點是減少斷頭的開端。往往發(fā)現(xiàn),許多斷頭的發(fā)生是筒子搬運粗暴,絡筒工粗心操作造成,不需花太多精力就可做到減少斷頭。
三 漿紗機的操作與管理
漿紗是提高織機效率的關鍵。上漿的目的是增強、耐磨、保伸和貼伏毛羽.具體應用上要根據不同的品種采用不同的工藝,漿紗機的操作與管理是織部工作的重點。首先要根據漿紗機的性能制定具體的工作要求,培養(yǎng)基本的操作技能,如穿絞,上、落軸,基本巡回等,操作示范應現(xiàn)場教導,進行考評上崗,并且要培訓熟悉設備性能,常規(guī)工藝要求,做到每個運轉班都有操作精,設備懂,工藝會的帶班骨干,在工資待遇上給予傾斜,形成學技術,比操作的良好氛圍。其次,要落實漿軸傳票到穿綜、上軸、布機的質量跟蹤,在布機了機后封閉循環(huán)到漿紗工序,記錄考核布機效率,漿紗疵布情況。最后,各項產質量漿紗疵點每天上墻公布,形成輪班競賽,進行獎勵并介紹經驗。
3.1漿紗機開車起機要點
3.1.1調漿操作:調漿投入順序,稱重,由使用該漿的漿紗后車值車工簽字確認調漿質量。
3.1.2吊經軸、稱重,記錄整缸紗的原紗重量,可采用行軌電子吊秤稱重。
3.1.3拉頭結頭接頭,盡可能多把紗多結。
3.1.4工藝確認,后車值車工全機檢查簽字確認,漿紗品種,織軸型號,盤板開檔,漿紗機工藝設定檢查。
3.1.5上空軸開車,把回絲繞在空軸上,放絞線,所有整經軸的起頭要拉放在經軸架進漿槽位置。
3.1.6開慢車,在整經軸上的硬紙板出烘房后(所有硬紙扳重疊在30cm以內),二個值車工左右對齊每個經軸上的硬紙板,左右兩人拉住對齊的硬紙板,慢車向車頭移動。
3.1.7在硬紙板全部越過車頭伸縮筘時,抬起伸縮筘。
3.1.8穿絞棒,對齊織軸筘齒。
3.1.9貼兩道落軸膠帶紙落軸,重新上空織軸,正常開車。
3.2提高質量的小措施
3.2.1漿槽采用透明門簾四周圍住,特別是冬季,是減少漿皮漿斑的有效措施。運用的是蓋著鍋蓋燉粥,表面粥不會結皮的生活常識。
3.2.2漿槽自動滴秒器:設定每次滴秒的間隔時間,記錄顯示的漿槽粘度。氣缸抬起浸在漿槽里的漏斗;漿液導電,接通讀秒計數(shù),漏斗滴完后,斷電顯示秒數(shù),可設定氣缸間隔抬起時間。
3.2.3每漿一軸清洗一次漿液過濾器。漿液在漿紗時,會被經紗帶入的飛花、短絨、回絲所污染,被漿皮、漿塊所渾濁,上漿輥上會玷污花衣、斷紗,形成大餅、油條漿疵,尤其對高支紗來說,增加了雜質毛絨,像泥水洗羅卜,水越來越混,白蘿卜洗成黃蘿卜了。
設計制作漿液體外循環(huán)過濾器,預熱箱的漿液經循環(huán)過濾后進入漿槽,過濾器是連續(xù)不間斷的,不同于濾網。
3.2.4 重視濕分絞:澤爾漿紗機采用小烘筒,一下子燙住毛羽,溫度要高,否則結漿皮;日本漿紗機采用通冷水空心管,表面結露后抹平毛羽,冷水要冷(據介紹冷水溫度比環(huán)境溫度低7℃以上) ,否則也結漿皮,如分兩層紗最好用三根。本人認為日本車的濕分絞比較好,我們廠曾比較測試過,后來廠里改過國產漿紗機的濕分絞裝置,并且分絞棒上鍍四氟乙烯的防粘層。
3.2.5 烘房滴水:在經紗出烘房后,嚴重可看到水漬,或者在細薄品種上有漿油,解決方法在烘房頂部加裝紗幅的V型不銹鋼鋼板,并在V的底部通入蒸汽管,來不及排流的冷凝水,被蒸汽管重新烤成水汽排出。
3.3 漿紗機落軸要點
3.3.1在滿軸前貼第一道上下兩面膠帶紙。
3.3.2間隔40厘米(大約是穿綜位置和結經機寬度) 貼第二道上下兩面膠帶紙。
3.3.3再慢車間隔約1米貼二道落軸膠帶紙,這二道膠帶紙之間大約間隔30厘米。
3.3.4在間隔30厘米中間開剪落軸。
3.3.5關于軸底布:如果織軸開檔不變化,可使用軸底布,如開檔變化大,軸底布經常變化不方便,因此在上軸的橫向膠帶紙盡量貼實,并在縱向貼6條加以固定。有梭機小軸使用木夾子很好。
3.3.6 對每只漿軸進行稱重,計算上漿率,做到心中有數(shù)。
四 漿紗如何減少毛羽
毛羽的危害是大家共知的,漿紗工序如何減少毛羽呢?
4.1經軸架進漿槽前張力要適中。過大不易滲透,過小容易繞紗,甚至受熱會移位翻身,各通道導輥應回轉靈活,防止柳條,防止摩擦豎起毛羽。
4.2上漿輥壓漿輥的選用。上漿軸盡量選用硬度適中導熱性差的橡膠輥,不銹鋼上漿輥在慢車爬行時燙干經紗,快速形成漿皮,容易撕拉出毛羽。
4.3壓漿力的設計。紗支不同,漿紗設計思路不同,配合不同的壓漿輥,調整恰當?shù)膲毫Γ玫胶线m的壓榨寬度(約12cm),過寬時對經紗的握持變形大,可能會粘剝出毛羽,過小不能通過外力握持擠壓住毛羽,原則是壓漿輥釋放經紗時盡可能少地拉出毛羽。
4.4漿液的粘度。粘度必順適當,如果純粹追求粘度過低,上漿輥壓漿輥的帶漿量太少,則毛羽伏貼的作用就差。一般掌握在8~11秒。
4.5漿液的滲透。用漿液使纖維相互粘結,盡可能使?jié){液均勻地滲透到紗的內部,使纖維緊密地粘合在一起,同時,良好的滲透也是織機二次毛羽減少的保障。
4.6漿液的粘結力。按不同的纖維調配不同的漿液,上漿中,如果漿液本身的粘結力就差,那么無論它滲透得如何好,也不能防止起毛現(xiàn)象。
4.7濕分絞的使用、型式如前所述。
4.8烘干的烘筒溫度,在相同的回潮情況下,應遵守濕區(qū)預烘烘筒溫度要高,盡快形成外層漿膜,剝離快。再合并控制溫度,把水汽由內向外逼出,油劑向外熱振動匯集,控制回潮,在出烘房時烘筒溫度要低點(但要在烘筒正壓,防止烘筒內部積水,經紗實在太干,可關掉一組烘筒),目的是讓外層漿膜不要過干,避免造成分絞撕裂、漿膜脫落。
4.9回潮率的設定。出烘房后的漿紗如烘干過度,漿膜發(fā)脆,反而粘結力下降,分絞容易脫落,布機落漿增多,二次毛羽外露。如烘干不足,則漿膜對纖維的粘結力也會下降,使毛羽的貼附效果差,分絞時剝離漿膜,并且布機因漿膜過軟,不耐磨而產生棉球。
4.10漿液本身的剝離難度。對不同的粘接劑來講,剝離難度有區(qū)別,濕的漿紗與烘筒接觸時形成漿膜,貼伏毛羽是在瞬間,但往往一、二只烘筒不能將漿紗烘干,如果濕的經紗剝離烘筒輕松,那肯定會有助于毛羽的伏貼。
4.11上蠟部分。在貼伏毛羽方面,上蠟肯定比上油好,蠟在高溫下(70~80℃)熔化,常溫下凝固,有利于經紗表面的毛羽伏貼,并且蠟的平滑性也可減少布機摩擦毛羽的產生。
4.12分絞棒的位置。分絞棒除了前后位置外,更加容易忽視的是高低位置?燔嚂r經紗細看是在絞棒上左右位移的,如果幾層經紗因分絞棒而合并,上下幾層紗再高速磨擦,伏貼好的毛羽會被糾纏出來。
4.13漿紗機的車速對伏貼毛羽的影響。一般來說,快車時,上漿輥壓漿輥對經紗的握持時間短,壓力大,濕分棒抹紗好,烘筒剝離快,對毛羽的伏貼好,因此在各方面條件允許時,車速盡量快點。
4.14特殊產品,如麻類品種,不要指望上述措施能帶來明顯的毛羽貼伏,應從相反的思路入手,伏貼不了就分斷毛羽,采用重被覆,調節(jié)好漿液的粘度,在烘筒上烘成紙板,控制合理的回潮,放慢車速,強行分絞,使長毛羽切斷為短毛羽。
五 各工序操作如何減少絞頭
5.1整經膠帶紙硬紙板的使用如前所述。
5.2漿紗開車起機方法,前面己述及。
5.3漿紗落軸二道雙面膠帶的使用如前所述。
5.4穿綜
5.4.1上軸:穿綜上軸將新軸架軸后,用支架托住盤板,用橢元形夾紗棒(結經機用的鋁合金夾捧)夾入經紗,卷兩層后沿穿綜架上橫軸(要改兩頭軸承轉動)慢慢平行向下拉出紗片,在漿軸外層的雙層膠帶紙移到絨面板時,里層的雙層膠帶紙大約在穿綜架上面的橫軸。
5.4.2用兩把長的鐵梳(用舊鋼筘鋸開),依次沿上面的雙層膠帶紙向下梳順后,翻起穿綜架的絨布壓板,夾住經紗。
5.4.3輕輕回轉漿軸,搭好回退牙,張緊經紗。
5.4.4穿綜時要注意自動分紗器工作狀態(tài),特別是開始時的左邊經紗,防止邊部絞頭。
5.4.5落軸時,一般廠能做到停經片捆扎,防止亂紗,但更好的辦法是用布做成U形袋,橫向托住停經片,用四等分吊帶捆扎在停經桿上。
5.4.6在穿綜架上橫軸的雙層膠帶紙落軸時不要剝離,可在布機上軸后輕輕撕開,防止假絞頭。
5.5結經
5.5.1布機了機重點是如何穿入絞棒,布機了機后,適當松出經紗,用專用工具抬起135停經桿架住,粗略梳理停經架后的經紗,整理好斷頭,在246停經桿的經紗上面穿入一根橢元型鋁合金棒,然后,放下135停經桿,抬起246停經桿架住,粗略梳理停經架后的經紗,整理好斷頭,在135停經桿的經紗上面穿入另一根橢元型鋁合金棒。兩棒截面∞形成1/1的經紗狀態(tài)。最后用夾紗棒保留一段舊軸的經紗,布機做好了機工作等待結經。
說明:專用工具是一組兩個,分別架在停經盒兩頭,有6條槽,抬起3根停經桿時,插入元鋼做的鐵銷可抬起3根停經桿,形成類似布機的開口。
5.5.2新(滿)軸架軸梳理重點是漿紗機兩道雙面膠帶紙應在結經架二條壓紗桿位置。
5.5.3舊軸上紗的整理重點是布機上兩根橢元型鋁合金棒邊梳邊移動,直到超過結經架胸前壓紗桿位置以下,做到舊軸上的經紗無絞頭,并頭(否則兩根橢元型鋁合金棒移不過來)。許多廠在抽出兩根橢元型鋁合金棒時,引入一對尼龍繩,穿在結經機機頭孔中,一上一下分頭鉤紗結經,可進一步提高結經質量。
六 結語
6.1漿紗是綜合性很強的工序,往往一點一滴的不恰當會累積到質量問題。
6.2圍繞人、機、物、料、環(huán)全面做好基礎工作才會有最后的提高。
6.3管理工作應圍繞減少斷頭,發(fā)現(xiàn)并暴露問題,就事論事,規(guī)范操作,養(yǎng)成好的操作習慣,最后形成全員質量控制。
6.4質量管理就是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的循環(huán),各管理層面要有問題意識,精益求精的心態(tài),要逐步不停地向上循環(huán),整理整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作者:張海峰,男,工程師,1966年生,常州,213018 單位:常州市潤力助劑有限公司 地址:常州市采菱路雕莊友誼路6號 電話:0519-88814214 13951226570
|